黃色星號-世界文化遺產。
紅色-寺院類景點;藍色-非寺院類景點;星號-賞楓分數達6分以上一級景點。
[祇王寺]
平清盛是平安時代後期的著名武將,美貌的舞妓祇王、祇女倆姊妹在16和14歲時,一起被平清盛納為御前(寵妃),祇王深得寵愛,姊妹倆的母親也因女而貴。後來另一位舞妓阿佛取代了祇王的地位成為佛御前,祇王備受冷落傷心之餘,偕母、妹一同遁入空門,在「往生院」出家念佛,祇王此時年方21。不久,年方17的佛御前有感於祇王的遭遇必定也會落於己身,也追隨而來,於是四人在寺院中渡過殘生。因此典故,往生院這個名稱逐漸被祇王寺取代了。
祇王寺是座一眼望穿的迷你寺院,鮮綠的苔庭是最大特色,沿著苔庭周圍的步道繞行一圈,其實值得品味的細微處甚多;此地亦有精采的楓紅,然楓紅與苔綠很難兩全,紅葉往往落滿了苔庭,但其實苔庭上的紅葉,不也成就了另一番景緻?
開放時間:09:00-17:00。 門票:300円。大覺寺門票500円,兩寺有推出600元的共通門票。
交通:市巴士 嵯峨釈迦堂前站 徒步15分;京福電 嵐山站 徒步20分。
[厭離庵]
厭離庵是鎌倉時代歌人藤原定家的別邸,歌人是古時歌曲創作者的稱呼,藤原定家在此編纂了著名和歌集「小倉百人一首」,蒐集了當代79位男性、21位女性歌人所創作的各一首作品。此宅邸在江戶時代才改為寺院厭離庵,是座女性擔任住持的尼寺。
厭離庵雖然規模迷你,但小小庭院中卻擠滿楓紅;平時不對外開放,只在11月1日到12月初開放賞楓,門票500円稍高了些,但也因此遊客較少。除了楓葉之外,寺內另一個重點是時雨亭,室內屋頂有特殊的層疊結構。
開放時間:09:00-16:00。 門票:500円。大覺寺門票500円,兩寺有推出600元的共通門票。
交通:市巴士 嵯峨釈迦堂前站 徒步10分;京福電 嵐山站 徒步15分。
[清涼寺]
創立於西元895年的清涼寺是座日本佛教淨土宗的寺院,開山住持「盛算」為了達成其師父「奝然上人」的遺願,以中國的五台山清涼寺為原型所建,山號即為「五臺山」;另由於寺中保存著一尊「生身釋迦佛像」的國寶因此清涼寺也別稱為「嵯峨釋迦堂」。
「生身釋迦佛像」傳說是佛陀時代在印度所雕刻,後傳至中國,再由「奝然上人」帶回日本,因此有「三國傳來」之稱,在仁王門旁的巨石上刻著「三國傳來 釋迦如來」。但近代重新考證之後,發現佛像中空,背蓋上刻著北宋雕刻師的姓名,所以其實非印度所傳;更驚人的發現是,中空佛像內安放著以絹布製成的五臟六腑,另以鏡子和絲綢呈現了腦部、牙齒、肌肉神經等器官組織。
清涼寺是賞楓名所中難得可免費參觀者,除了楓葉之外,還有許多規模宏大的建物群和歷史遺跡,觀賞重點有仁王門、本堂、多寶塔、阿彌陀堂、靈寶館等。阿彌陀堂原為嵯峨天皇第12子源融的別墅,亦為清涼寺之前身;寺中有座「寶篋印石塔」為源融之墓,而源融據說即為「源氏物語」中的主人翁光源氏。另有嵯峨十景之一的「五台晨鐘」,有500多年歷史;「秀賴公首塚」則為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,被德川家康所滅之後的首級安葬處。
開放時間:09:00-16:00。 門票:開放免費參觀。但本堂+庭園的門票400円;本堂+庭園+靈寶館7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嵯峨釈迦堂前站;JR 嵯峨嵐山站 徒步5分;京福電 嵐山站 徒步10分。
[寶筐院]
寶筐院原名「善入寺」,屬日本佛教臨濟宗寺院。室町幕府的二代將軍足利義詮去世後,與惺惺相惜的南朝敵手「楠木正行」(小楠公) 同葬於此,後來八代將軍足利義政,依足利義政的院號將「善入寺」改為「寶筐院」。
寶筐院是座格局方正的小型寺院,楓葉季節的盛況往往從圍牆外就可瞥見,輕易就吸引遊客上門。
開放時間:09:00-16:00。 門票:5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嵯峨釈迦堂前站 徒步2分;JR 嵯峨嵐山站 徒步10分;京福電 嵐山站 徒步10分。
[二尊院]
二尊院是平安時代嵯峨天皇命令建造的,因供奉「釋迦如來」、「阿彌陀如來」兩尊佛像而名之。
二尊院與常寂光寺同為嵐山地區必遊的賞楓名所,參觀人潮洶湧,入寺後立刻迎來200公尺長的火紅參道「紅葉の馬場」。走完參道進入勒使門後,就可看到本堂,本堂周圍、鐘樓、庭園間,楓景俱佳。
開放時間:09:00-16:30。 門票:5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嵯峨釈迦堂前站 徒步10分;JR 嵯峨嵐山站 徒步15分;京福電 嵐山站 徒步15分。
[常寂光寺]
常寂光寺原為鎌倉時代著名歌人藤原定家的別墅「時雨亭」,西元1596年才創立了常寂光寺,屬日本佛教日蓮宗寺院,山號「小倉山」。
常寂光寺是嵐山地區極熱門的賞楓景點,楓紅映照寺中鐘樓的景色,堪稱嵐山楓葉季節的代表景觀之一;寺院依山而建,地勢愈高,行經重要文化財「多寶塔」後,走上山坡,可遠眺嵯峨野風光,享受大片紅、黃、綠交織的美景。
開放時間:09:00-17:00。 門票:4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嵯峨釈迦堂前站 徒步10分;京福電 嵐山站 徒步10分。
更多京都旅遊資訊,請參考「京都自由行攻略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