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色星號-世界文化遺產。
紅色-寺院類景點;藍色-非寺院類景點;星號-賞楓分數達6分以上一級景點。

 

[比叡山延曆寺]

比叡山自古相傳為「大山咋神」坐鎮之神山;西元788年,傳教大師「最澄上人」在比叡山創建「一乘止觀院」,奉「藥師如來」為本尊,此為「延曆寺」創寺之始,「一乘止觀院」即現在的總本堂「根本中堂」;後來「嵯峨天皇」賜桓武天皇時代的年號「延曆」作為寺名,並以「延曆寺」為鎮守東北方「鬼門」的守護寺之一。「最澄上人」為了培育指導僧眾的「菩薩僧」,建立起12年的修學修行制度,於是「延曆寺」高僧碩徳輩出,自鎌倉時代以降,有淨土宗的法然上人、親鸞聖人、良忍上人、一遍上人、真盛上人,臨濟宗的榮西禪師,曹洞宗的道元禪師,日蓮宗的日蓮聖人等日本佛教各宗各派的祖師。也因此,比叡山被譽為「日本佛教母山」。

由於比叡山寺區廣、流派多、勢力龐大,也因為防衛需求而開始組織武裝力量,到了平安時代,延曆寺已發展成擁有三千名僧兵、大批土地、財力雄厚的地方勢力,對朝廷和周遭大名帶來威脅,且因為是佛教聖地,享有軍事豁免權、不受朝廷拘束,儼然成為氣燄囂張的一方之霸。到了戰國時期,在織田信長統一大業之路上,曾有數次交戰後的敗方逃入比叡山尋求庇護,信長不得其門而入而深感不悅;與朝倉義景、淺井長政聯軍交戰之役,同樣的事情又再度重演,這回信長鐵了心要剿滅這個向來沒人敢動的馬蜂窩。15719月進軍比叡山,下令格殺所有僧侶、焚毀所有建築超過500棟;本願寺「顯如」以「佛敵」稱之,織田信長則回以「第六天魔王」的自稱!

數百年經營付之一炬的比叡山,後來在豐臣秀吉、德川家族、慈眼大師「天海大僧正」的努力下,才逐漸恢復舊觀;時至今日,被列為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比叡山實在太大,又距離京都市區稍遠,雖然東塔、西塔、橫川這三個主要寺區之間有接駁車可搭,但還是需要一個整天的時間才能走完。如果時間不夠,則建議以最重要的東塔區域為優先,其次為西塔區域。由於前往比叡山須轉乘多種交通工具,另整理在下一段的「比叡山的交通方式」中。

東塔區域

根本中堂:因位於延曆寺三塔(東塔、西塔、横川)的中心,所以稱為「中堂」,是延曆寺的總本堂;堂內可進入參觀,但不允許拍照;本尊「藥師如來」前方有盞「不滅の法燈」,已經維持了1200年未熄滅。現存建物是江戶時代三代將軍徳川家光重建於1642年,被列為國寶,迴廊則列入重要文化財。

大講堂:重要文化財,1964年從比叡山山麓坂本的「讃佛堂」移築而來;本尊「大日如來」,兩側則有歷來在比叡山修行的各宗派宗祖木像。

阿彌陀堂:建於1937年,本尊為高一丈六的「阿彌陀如來」;堂前有座水琴窟。

東塔:全名為「法華總持院東塔」,重建於1981年。「最澄上人」在日本全國建立了6座寶塔,用以守護日本,而東塔位居6座寶塔的中心。本尊為以「大日如來」為首的「五智如來」,塔的最上層另供奉著佛舎利和法華經。

文殊樓:慈覺大師「円仁」仿中國五台山的「文殊菩薩堂」而建,供奉「文殊菩薩」。

大黑堂:傳說「最澄上人」曾在此感應看見了「大黑天」,因而建堂奉祀,為日本大黒天信仰的發祥地。「三面出世大黒天」為大黒天、毘沙門天、弁財天三位一體,分別代表財富、藝術、勇氣。

西塔區域

釋迦堂:本堂「轉法輪堂」,因供奉本尊「釋迦如來」而稱為「釋迦堂」。原為「園城寺」的金堂,豐臣秀吉於1596年移築至此,為延曆寺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,列為重要文化財。

淨土院822年,享年56歲的「最澄上人」安葬於此,因而稱為「傳教大師御廟」。

常行堂、法華堂:重要文化財,常行堂本尊為「阿彌陀如來」,法華堂本尊為「普賢菩薩」,兩座造型完全相同的殿堂以迴廊連接。傳說「源義經」的家臣「弁慶」(武藏坊辨慶)在比叡山出家為僧兵時,曾肩挑這條迴廊將兩座殿堂扛起。

橫川區域

橫川中堂:建於848年,於1971年重建,本尊「觀世音菩薩」。

四季講堂:原為慈惠大師「良源」的居所,因大師卒於元月三日,所以又被後世稱為「元三大師」,而此堂也被稱為「元三大師堂」。西元10世紀「元三大師」擔任第18代天台座主(住持)期間,為延曆寺最興盛的時代,因而被譽為中興之祖。當時因奉「村上天皇」之命,四季舉辦法華經講學,因此才有「四季講堂」之稱。「元三大師」還有「角大師」的稱號,傳說「元三大師」化身為長角的鬼影,可除疫去厄,因此以頭上長角、骨瘦連皮的「角大師」之像為辟邪的護身符,在京都民間廣為流傳。

惠心堂:恵心僧都「源信大師」在此撰寫「往生要集」、「二十五三昧式」等佛學著作,為浄土宗和浄土真宗的發源奠下基礎。

比叡山是賞楓的好地點,從「八瀨比叡山口」步行至「叡山登山纜車」的搭乘處就有楓葉可賞;登兩段纜車上山時,滿山楓景更是盡收眼底。接下來就是搭乘接駁車賞楓了,穿梭各寺區的道路兩側楓葉不少,綠、黃、橙、紅交相爭豔展現身姿。三個寺區也都有不少楓葉,尤以東塔區域為最,其次為橫川區域,西塔區域則較少。

開放時間:東塔08:30-16:30,西塔、橫川09:00-16:00 門票700円。
交通:京阪電車→叡山電車→叡山登山纜車→叡山空中纜車→比叡山接駁車,單程約1.5小時。

平面圖-比叡山延曆寺2.jpg

平面圖-比叡山延曆寺.jpg

 

[比叡山的交通方式]

前往比叡山要透過好幾種交通工具轉乘,雖然花時間又花錢,但也是難得的新奇體驗。

購買「比叡山1dayチケット」(比叡山一日券)2100円,是最划算的交通方式,包括全程所有的交通費用,京阪電車→叡山電車→叡山登山纜車→叡山空中纜車→比叡山接駁車,以下會以圖示區分詳細說明。附上比叡山一日券官網,以及官網上兩個實用的連結:「電車、纜車、接駁車時刻表」、「比叡山一日券中文說明,附京阪電車全線站點」。

使用「比叡山1dayチケット」前往比叡山的全程說明:

  1. 自「京阪電車」全線車站搭乘至「出町柳」站,然後走到「叡山電車」的「出町柳」站。
  2. 搭乘「叡山電車-叡山本線」到「八瀨比叡山口」,需時14分鐘。
  3. 從「八瀨比叡山口」步行至「叡山登山纜車」搭乘處,需時5分鐘。
  4. 搭乘「叡山登山纜車」,再轉乘「叡山空中纜車」,共需時20分鐘。
  5. 抵達比叡山頂後,可無限次搭乘接駁車穿梭各寺區。接駁車每半小時一班,比叡山頂→東塔→延曆寺→西塔→橫川,各需51310分鐘。接駁車的最末班次為下午15:30-16:00間,回程時千萬別錯過了。

 

平面圖-比叡山交通方式.jpg

 

叡山電車→叡山登山纜車→叡山空中纜車→比叡山,全程共需39分鐘,再加上搭乘京阪電車到「出町柳」站的時間,登上比叡山差不多要一小時,然後就可搭乘接駁車去各個寺區了。

 

叡山電車有兩條線,紅色「鞍馬線」是去鞍馬、貴船,綠色「叡山本線」往「八瀨比叡山口」才是對的,別搭錯了。

 

[日吉大社]

日吉大社是全國約3800多個日吉、日枝、山王神社的總本社,據稱是傳說時代的崇神天皇建於2100年前。西元八世紀末,傳教大師「最澄上人」在比叡山創建延曆寺後,就成為延曆寺的守護神社,但也被1571年的織田信長發動的比叡山兵災波及,全寺盡毀,於1586年才開始重建。

所謂「山王信仰」,就是神道教與佛教天台宗融合的神道信仰,而日吉大社作為「山王信仰」的總本山,在極盛時期的室町時代,有「境内108社、境外108社」之稱,許多分社散佈在日吉大社內外和附近區域,但以主要的21個通稱為「山王二十一社」,其中境內最主要的七個又稱為「山王七社」,分別為二座本宮(西本宮、東本宮)和五個攝社(宇佐宮、牛尾宮、白山宮、樹下宮、三宮)

日吉大社境內廣大,大致可分為四個區域,大宮橋、東本宮、西本宮、奧宮,另外還有位於南方700公尺外的「日吉東照宮」。

大宮橋:兩座鳥居之間的參道區域,有大宮橋、二宮橋、走井橋跨過大宮川。參道兩側在櫻花季節,是賞櫻名所日吉大社花況最盛之處。

東本宮:建於1595年的「東本宮本殿」奉祀「大山咋神」,建物列為國寶,建築風格與西本宮相同。另有「樹下宮本殿」、「神輿收藏庫」兩座重要文化財,還有遠觀貌似猴臉的「猿之靈石」;其中「神輿收藏庫」收藏的「神輿」,是當年僧兵進行「強訴」活動時所用。每當不滿朝廷政策時,比叡山的僧兵就會抬起「神輿」到京都街頭去遊行抗議,這種行為也是導致織田信長動念剿滅比叡山僧兵的原因之一。

西本宮:建於1586年的「西本宮本殿」奉祀「大己貴神」,建物列為國寶,檜皮葺屋頂形式為日吉大社特有的「日吉造」。另有「宇佐宮本殿」、「白山宮本殿」、「西本宮樓門」等重要文化財,「西本宮樓門」的屋簷角落有造型各異的小猴塑像;因為猿猴是兩位主神的神使,所以寺中四處可見猴子塑像,並在「神猿舍」飼養了幾隻。「山王鳥居」的造型獨特,上方三角形合掌代表著神道與佛教間的連結,也因而有「合掌鳥居」之稱。

奧宮:五座攝社中的「三宮」、「牛尾宮」在此,建物為重要文化財;兩建物間有顆大石「金大巖」,據稱在東本宮奉祀之前,「大山咋神」是住在這顆大石上的,也可說是日吉大社的發源地。另有「奧總社」,相傳為「最澄上人」之父祈求上天賜子之所,供奉著「最澄上人」像。「奧宮」區域位於高處,可眺望琵琶湖美景,距離位在「樹下宮本殿」西側的登山口約1公里,回來一趟約需一小時。

日吉大社為賞櫻名所,秋季的楓葉亦不惶多讓,從參道走出寺門時,還能望見遠方的琵琶湖景。「坂本登山車」的坂本站,距離日吉大社入口大約300公尺,可由此搭登山纜車上比叡山延曆寺。

開放時間09:00-16:30 門票300円。賞楓期間有夜間拜觀,門票500円。
交通:京阪電石山坂本線 坂本 徒步10分;JR湖西線  比叡山坂本 徒步20分。

平面圖-日吉大社.jpg

 

黃色星號-世界文化遺產。
紅色-寺院類景點;藍色-非寺院類景點;星號-賞楓分數達6分以上一級景點。

 

[平等院]

平安時代後期,日本佛教界流行 「末法思想」,王室貴冑為了死後能到西方極樂世界,紛紛起造「阿彌陀堂」供奉「阿彌陀如來」;西元1053年,當朝重臣「藤原賴通」也跟隨此風潮,將其父別院改建為佛寺「平等院」,並築「阿彌陀堂」。到了江戶時代,因「阿彌陀堂」的中堂、南北翼廊和尾廊,整體外型狀似飛鳥,且中堂屋頂兩端各立著「金銅鳳凰像」,遂更名為「鳳凰堂」。

被「阿字池」環繞的「鳳凰堂」已有千年歷史,集繪畫、建築、雕刻等藝術國寶於一堂,包括堂內供奉的「阿彌陀如來坐像」、52尊「雲中供養菩薩像」,中堂的「壁扉畫14面」、一對「金銅鳳凰像」、「阿彌陀如來坐像」上的「木造天蓋」、「天下の三名鐘」之一的「梵鐘」,以及「鳳凰堂」建物本身,俱皆國寶,「平等院」因而位列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此外,自1951年起,10円硬幣背面選用了「鳳凰堂」為圖案,自2004年起,10000円紙鈔背面又選用了「金銅鳳凰像」為圖案,可見「鳳凰堂」的歷史背景與其重要性。

 

「鳳翔館」建於2001年,用以保存和展示平等院的重要文物,其中保存的國寶包括了52尊「雲中供養菩薩像」中的26尊、一對「金銅鳳凰像」和「梵鐘」,這些國寶原來存放的地點,則都改以複製品展示。鳳凰堂內部參觀須另外收費300円,而且每20分鐘才開放一梯次進入,因此,如果想參觀的話,最好是一入平等院就先預約好參觀場次,然後先逛平等院其他區域,等時間到時再進鳳凰堂,這樣就不必在鳳凰堂前乾等。

平等院的楓葉不多,而是以紫藤花聞名,院中有兩座大型紫藤花棚,花期約莫在4月下旬到5月間。

宇治除了有平等院、宇治上神社這兩大世界文化遺產之外,還有抹茶、源氏物語兩大重點。「中村藤吉」、「伊藤久右衛門」這兩大抹茶名店總是排著長長人龍,尤其想在「中村藤吉」本店用餐的話,通常須排隊12個小時以上。「源氏物語」是日本第一部長篇小說,作者是平安時代的女作家「紫式部」,完成於11世紀初期;內容的前半部主要描寫皇子「光源氏」和幾位女子間的愛情故事,後半部則是「光源氏」死後,其親族子孫間的愛情故事;「源氏物語」共有54卷,從「橋姬」到「夢浮橋」這最後10卷合稱為「宇治十帖」,因其故事舞台主要就是發生在宇治;也因此,宇治有座「源氏物語博物館」,且在宇治街頭,經常可見到「宇治十帖」內的人物塑像和紀念物陳設。

如果有多餘時間,不妨到宇治川畔散散步,宇治川中的「中之島公園」,為兩座沙洲「橘島」、「塔之島」所組成,公園與河畔種了許多櫻花,「塔之島」上有座「十三重石塔」。

開放時間08:30-17:30,鳳翔館到17:00 門票600円。
鳳凰堂09:10-16:10,自09:30開始,每20分鐘開放一梯次參觀,每梯次50人。門票300円。
交通JR奈良線 宇治站 徒步10分;京阪電 京阪宇治站 徒步10分。

 

[宇治上神社]

「宇治上神社」座落於宇治川東岸的朝日山麓,創建年代不明,但建於1066年左右的本殿,已確認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神社建築,因而列為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「宇治上神社」與相鄰的「宇治神社」原本合稱為「宇治離宮神社」,前者被稱為上社、本宮,後者被稱為下社、若宮,一直到明治時代才分為兩個神社。

「宇治上神社」祭祀著應神天皇、仁德天皇、菟道稚郎子。「應神天皇」為上古「彌生時代」第十五代天皇,在位期間大約是西元三世紀末期,相當於中國的晉朝;相傳「應神天皇」因疼愛皇子「菟道稚郎子」,欲立其為太子,但「菟道稚郎子」認為長幼有序,皇位應傳給異母兄「大鷦鷯尊」,為了避免繼位紛爭而自殺,於是「菟道稚郎子」的高尚品德傳為美談;後來「大鷦鷯尊」繼位為下一任天皇「仁德天皇」。

宇治上神社建於平安時期的本殿,和建於鎌倉時期的拜殿,皆為國寶。另有古傳「宇治七名水」之一的「桐原水」,也是其中唯一仍存者。神社販售有可愛的兔子籤200円,因為是陶土製成所以很容易碎裂,用意是讓信徒易於捏破取出籤詩。宇治上神社不大,主要就是因為古老的本殿、拜殿建築而名列世界文化遺產,並無其它可觀之處。

因為兩座世界文化遺產、源氏物語、抹茶,讓小小的「宇治」充滿濃濃復古風情,平等院、宇治川、宇治上神社、源氏物語博物館,彼此間的距離大約都在10分鐘的路程內,中間還可經過兩大抹茶名店「中村藤吉」、「伊藤久右衛門」,並在街頭上和「源氏物語」的主角們不期而遇,是個安排一日遊的好去處。雖然如此,由於這幾個點都距離車站有一點距離,若要全部走完,累積應該會超過3公里,還是建議先仔細研究一下路線再做規劃。

開放時間09:00-16:30 門票:無。
交通JR奈良線 宇治站 徒步20分;京阪電 宇治站 徒步10分。

地圖-宇治景點.jpg

 

更多京都旅遊資訊,請參考「京都自由行攻略」。

 


arrow
arrow

    airainj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