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圖-永觀堂到知恩院.jpg

黃色星號-世界文化遺產。
紅色-寺院類景點;藍色-非寺院類景點;星號-賞楓分數達6分以上一級景點。

 

[永觀堂] 禪林寺

西元853年,弘法大師空海的弟子真紹,購置文人藤原關雄的宅邸,作為真言宗的道場;863年清和天皇賜予「禪林寺」之名。11世紀末的第七世住持「永觀」,因其貢獻大被視為中興之祖,寺名被後人改稱「永觀堂」,也從此時開始逐漸轉變為淨土宗,至今成為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本山。

京都上百處賞楓景點中,永觀堂、東福寺、清水寺,應可列為前三。擁有3000株楓樹的永觀堂,座落在高低起伏的小丘上,配合地形建置的屋宇和池林,別有其獨特風格。寺院圍牆外就可窺見整排綿延無盡的紅楓和排隊入寺的人潮,進入總門之後,右側即迎來池泉回遊式庭園楓景,圍繞著「放生池」是白、藍、綠、黃、紅的五重奏,在青天白雲池水間,綠樹點綴著銀杏金黃,再灑上了整片火紅。放生池的楓景是永觀堂招牌,而永遠都擠滿人潮的小小「極樂橋」,則是拍攝放生池楓景的最佳位置。

看罷了池邊盛景,還可低頭尋覓地面上的精采;鮮綠的苔原上或灑滿金黃,或點輟楓紅,交織出秋日最美的色彩。登上最後方至高點的多寶塔,可眺望京都市區遠景,中央卻攔著一大叢令人目不暇給的壯麗美景,也就是永觀堂境內的紅橙黃綠奏鳴曲。走下多寶塔後,別忘了回頭再拍下紅火之中的多寶塔!

放生池的西側有「中門」,進入中門後可見到「大玄關」,此為寺內主要建築群入口。「釋迦堂」、「開山堂」、「御影堂」、「阿彌陀堂」等諸堂之間,以「臥龍廊」相接,這道蜿蜒的迴廊是順著山的斜面所建,宛如在龍的體內行走,故以「臥龍廊」稱之。諸堂內部展示著許多寺寶,雖然內部不允許拍照,但可以向外拍堂間的小型庭園;本堂「阿彌陀堂」供奉著正尊「阿彌陀如來像」,因為佛首向左回望後方,因而被稱為「回首阿彌陀」。

寺中流傳著許多「永觀」的軼事。有一回永觀經行念佛時,「阿彌陀佛」步下壇桌與他一同經行,不多久永觀驚覺而訝然失神,於是阿彌陀佛走回案座,回首向永觀微笑道:「永觀,你慢了!」因此留下這尊「回首阿彌陀」像,意味著阿彌陀期佛期許和鼓勵著尚未悟道的眾生,能跟上祂的腳步修成正果。

永觀本來在寺中種有大片梅樹,用以為窮人治病的藥材,稱為「悲田梅」,現寺內僅存一株。御影堂後方有「水琴窟」和「三鈷松」,三鈷代表了智慧、慈悲及真心,據說只要找到三鈷葉,就能得到這三種福氣。水琴窟經常運用於日本庭園中,其結構主要是個顛倒的密封壺,流水通過壺上方的洞口流入壺內的小水池,水滴擊水的聲響,在壺內產生共鳴,似鈴聲或琴音。

永觀堂有「紅葉的永觀堂」之美稱,洶湧的賞楓人潮在所難免,購票時可能要排很久;至於拍照倒不太需要擔心,因為寺內的景緻大部分是開闊的,拍照要避開人頭並不太難。平常的拜觀費是600円,楓葉季節則調高為1000円,但也增加了特別公開的寺寶和堂內參觀。

永觀堂的夜間拜觀是600円,2015年夜楓開放時間為11/6-12/3。由於夜楓同樣知名,建議一定要提早去排隊等候購票;波平如鏡的放生池倒影,和阿彌陀堂的階梯,俱是夜楓重點。

開放時間09:00-17:00門票600円。秋季特別拜觀1000円,最後入場時間為16:00
夜間拜觀17:30-21:00門票6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南禪寺‧永觀堂道站 徒步3分;市巴士 東天王町站 徒步5分。

平面圖-永觀堂.jpg

 

[南禪寺]

西元1291年,龜山天皇將離宮改建為南禪寺,命「大明國師」無關普門禪師為首任住持。由於南禪寺是天皇發願建造的禪宗寺院中最早者,因此位列「京都五山」之上,為日本禪宗最高寺院,臨濟宗南禪寺派大本山。「京都五山」為天龍寺、相國寺、建仁寺、東福寺、萬壽寺。

南禪寺曾三次遭大火焚毁,後經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陸續重建,保存至今。境内「勅使門」、「三門」、「法堂」、「方丈」成一直線,周邊共有12個塔頭寺院,包括同是賞楓名所的「南禪院」、「天授庵」等。

勅使門:重要文化財,1641年從京都御所(皇宮)中移築過來。

三門:重要文化財,高22公尺共兩層,與知恩院三門、東本願寺御影堂門並稱「京都三大門」。1628年,藤堂高虎為悼念「大坂夏の陣」中陣亡的將士而建,「大坂夏の陣」是1615年德川家剿滅豐臣家於大阪最後據點的戰役。上層「五鳳樓」內供奉釋迦如來像與十六羅漢像,並設有藤堂高虎家歴代牌位、「大坂夏の陣」陣亡將士牌位。

著名歌舞伎「樓門五三桐」中,大盜「石川五右衛門」登上南禪寺的三門瞭望京城美景時,喊出「絕景啊!絕景啊!」名句,因此讓三門聲名大噪。登上三門欣賞「絕景」的代價是500円,另可瞥見天授庵內的楓紅。三門前有座6公尺高的石燈籠,以日本第一大石燈籠聞名。

方丈:在日本通常指一丈見方的建築物,也指住持的居所。南禪寺的國寶「方丈」有三部份,大方丈、小方丈、方丈庭園。大方丈原為京都御所(皇宮)中的清涼殿,1611年遷移至此;小方丈則原為豐臣秀吉居城「伏見桃山城」中的小書院;大小方丈中共有124幅「狩野派」壁畫,均列為重要文化財,尤以小方丈的「水呑の虎」最知名。枯山水方丈庭園,則以六塊大小不一石頭排列的「虎子渡河之庭」聞名。

「狩野派」是職業家族畫派,從十五世紀室町幕府時代的御用畫師狩野正信開始為第一代,親子相傳達四個世紀之久。

「虎子渡河」典故,出自元代「癸辛雜識」中母虎攜子渡河的故事。母虎有三子,其中一隻是猛虎,母虎一次只能負一子渡河,為了防止猛虎趁母虎渡河時殺死其他虎子,母虎只好先負猛虎到彼岸,再回來負第二隻虎子到彼岸,順便將猛虎帶回來,然後負第三隻虎子到彼岸,最後再負一次猛虎。故事中的彼岸隱喻「解脫」,母虎負子比喻修行的過程,母虎負猛虎三回,則是比喻修行中所遇到的困難,以及解決困難所需要的智慧。

水路閣:明治時代為了引琵琶湖水送進京都而建此引水道,設計參考古羅馬風格,築成紅磚拱橋式的「水路閣」,當時因風格與南禪寺境內建築格格不入而廣受批評,但如今反而成為寺中一大特色。水路閣上設有步道,是寺內賞櫻、賞楓的必遊路線。

塔頭:塔頭意指從本寺延伸獨立而出的小寺院。南禪寺內共有12座塔頭,除了同為賞楓名所的南禪院、天授庵之外,金地院的「溪陰小築圖」、「秋天情景冬天景山水圖」皆為國寶,枯山水庭園「鶴亀の庭」為特別名勝。

湯豆腐:由於擁有良好水質,自江戶時期開始,豆腐便是京都名產。南禪寺區域有兩家極知名的湯豆腐名店,使得南禪寺也以湯豆腐聞名,而此地的湯豆腐也有「南禪寺豆腐」之稱。「奧丹」有380年歷史,只供應3種素食套餐;總店在清水寺區域的「順正」,餐廳原址為1839年開設的私塾「順正書院」。享用名店湯豆腐的代價很高,單人套餐單價都是3000円以上,而且排隊人潮眾多。

南禪寺為極知名的賞楓名所,因為免收門票,所以遊覽車遊客眾多。

開放時間8:40-17:00門票:無。方丈庭園、三門各收費5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南禪寺‧永觀堂道站 徒步7分;地鐵 蹴上站 徒步5分。

平面圖-南禪寺.jpg

 

[青蓮院門跡]

天台宗開山祖師「最澄」於比叡山創建延歷寺時的「青蓮坊」,為青蓮院之起源。平安時代末期,「青蓮坊」第十二代行玄大僧正,因收鳥羽法皇的第七皇子為弟子,寺院須升格比照宮殿規模,而將青蓮坊遷至東山區現址改稱青蓮院門跡,自此之後住持一直是皇族擔任,而這類寺院,一般會冠上「門跡」的稱號。青蓮院與三千院、妙法院、曼殊院、毘沙門堂並稱「天台宗五門跡」。

青蓮院有兩處名庭,小堀遠州設計的「霧島の庭」、相阿彌設計的「相阿彌の庭」。「植髪堂」相傳是第三代門主慈円,為淨土真宗祖師「親鸞上人」剃度之所,寺門外有顆大楠木,則是「親鸞上人」在寺中修行時所種植。「宸殿」為寺內最大的建築物,有天皇牌位奉祀在內,並有數十幅列為重要文化財的壁畫。「宸殿」西側的「小御所」為住持的居所,也曾為上皇行宮,小御所」前方的「一文字手水鉢」是豐臣秀吉所奉納。「宸殿」南側的本堂「熾盛光堂」供奉著「熾盛光如來」曼荼羅、國寶「不動明王二童子像」,此地為複製品,真品安放在東山山頂的「將軍塚青龍殿」。

「將軍塚青龍殿」隸屬青蓮院門跡。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(京都)後,在東山山頂建了「將軍塚」,埋將軍像以鎮護王城;此處亦建有青龍殿大舞台,比清水寺的清水舞台大上4.6倍,可眺望京都市區風景,楓況不錯,春秋兩季還開放賞夜景。青龍殿大舞台自20154月起,展出一間3公尺見方的玻璃茶室,除了茶壺之外,整間都是玻璃材質,這是2012年慶祝京都市與佛羅倫斯締結姊妹市50週年紀念的創作,但展期的結束日未知。「將軍塚青龍殿」交通不便,只有京阪巴士70號可到,詳見官網介紹。

青蓮院為賞楓名所,但卻只以夜間拜觀聞名。在櫻花季節、楓葉季節,除了賞夜櫻或夜楓,在夜間呈現LED燈組成的藍色庭園,算是創意、也算是詭異的藍色悠悠燈火,會轉換變化不同顏色。

開放時間09:00-17:00門票500円。
夜間拜觀18:00-22:00門票8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神宮道站 徒步3分;地鐵 東山站 徒步5分。

平面圖-青蓮院.jpg

 

[知恩院]

知恩院為法然上人創立於西元1175年,是京都規模最大的寺院,以「七大不思議」聞名,正式名稱為「華頂山知恩教院大谷寺」,為淨土宗總本山。寺內的三門、本堂(御影堂)皆為國寶,經藏、大鐘樓、大方丈、小方丈、勢至堂、集會堂、大庫裏、小庫裏、唐門則列為重要文化財,另外還有許多非建物類文物被列為國寶或重要文化財。

三門: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建於1621年,高24公尺、寬50公尺為日本最大的山門,與南禪寺三門、東本願寺御影堂門並稱「京都三大門」。三門之後有兩條坡道,分別稱為「男坂」和「女坂」。「男坂」筆直而短所以坡度較陡,「女坂」則為弧形的長緩坡。女坂的入口處標示著「智慧之道」,意指進入知恩院、親進法然上人、悟得佛經教義之道。

阿彌陀堂:供奉本尊2.7公尺高的阿彌陀如來像,並有後奈良天皇御筆所賜的「大谷寺」匾額。

御影堂:本堂是寺內最大的建築物,供奉著「法然上人」像。御影堂目前正在大規模整修,因此無法進入參觀,預計完成工期是2019年。

集會堂:原為僧侶修行之所,但在御影堂整修期間,「法然上人」像暫時遷移至此,原在御影堂舉辦的法會活動也都改在集會堂舉行。

方丈:有大、小方丈。大方丈為建於1641年的知名書院造建築,與二条城的二之丸格局相近,擁有上、中、下段の間、松の間、梅の間、柳の間、鷺の間、菊の間、竹の間等,內部壁畫裝飾華麗,可惜並不對外開放參觀。小方丈由6個房間組成,相形之下裝飾較為素雅。

方丈庭園:池泉回遊式庭園,借景東山,並襯以華麗的方丈建築外觀,四季風光皆美。

勢至堂:為知恩院發祥之地,重建於1530年,是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建築;堂內掛有後奈良天皇御賜的「知恩教院」匾額,知恩院因此得名。

大鐘樓:這口重70噸、高3.3公尺的大吊鐘,為日本之最,鑄造於1636年。每年除夕夜由17位僧侶齊力敲鐘108響,鐘鳴渾厚悠遠,響徹古都京都的夜空,已經成為除夕夜不可缺少的節目。

友禪院:為了紀念「友禪染」始祖「宮崎友禪」300年生辰而建的池泉回遊式庭園。宮崎友禪是17世紀末期的繪扇師,其發明的染色技法被稱為「友禪染」,運用在和服上效果極佳,造就了京都的染紡業發展。

「知恩院の七不思議」依參觀順序分別為「白木之棺」、「忘傘」、「鶯張之廊下」、「拔雀」、「三方正面真向之貓」、「大杓子」、「瓜生石」。由於御影堂整修中,所以「忘傘」暫時看不到;方丈是不開放參觀的,所以「拔雀」和「三方正面真向之貓」可能永遠都看不到。以下圖片均引自官網


(http://www.okeihan.net/navi/kyoto_tsu/tsu201107.php)

白木之棺:三門樓上置有二個原木色之棺。當時奉命建造三門的工匠「五味金右衛門」夫婦,雖然拼命趕工如期完成,但卻因為工程預算超支而自責,自殺謝罪。為紀念夫婦倆人的貢獻和盡責,因而在此安奉兩人的木雕像和兩口原木色棺。

忘傘:在御影堂正面走廊的上方,遺留著一把傘。據說是當時的名工匠「左甚五郎」為了驅魔放置的,另有一說是則與白狐報恩有關。

 

鶯張之廊下:從御影堂到集會堂,再到方丈之間約550公尺的走廊,安靜歩行時會發出類似鶯鳴之聲,是古早的警報系統,二条城的二之丸也有此設計。

 

拔雀:的大方丈菊之間的紙門上,狩野信政所繪的萬壽菊圖上,本來有幾隻栩栩如生的雀鳥,傳說因為太過逼真,雀鳥獲得生命而飛走,畫上還殘留著雀鳥的痕跡。

三方正面真向之貓:方丈廊下有幅狩野信政以貓為主角的畫作,不論從哪個角度觀看,感覺畫中的貓都直視著你。

大杓子:在大方丈入口處的走廊上方,有一隻長2.5公尺、重30公斤的大杓子放在梁上,據說是「大坂夏之陣」戰役中,戰敗方的豐臣家大將「三好清海入道」為兵士盛飯的杓子。將大杓子置於此處,象徵阿彌陀佛救濟衆生的慈悲。

瓜生石:在黑門的入口處,有一塊建寺前就存在的石地,相傳曾有瓜藤從石中長出,在一夜之間開花結果;另有一說,此地為殞石落下之處。

知恩院也有夜間拜觀,主要賞夜楓的區域在寶佛殿、大鐘樓、友禪苑。最後再提醒一下,御影堂目前正在大規模整修,因此無法進入參觀,預計完成工期是2019年,多少會減低參觀的興致,三思啊!

開放時間09:00-16:30門票:無。友禪苑300円、方丈庭園400円,共通卷500円。
夜間拜觀17:30-21:00門票800円。
交通:市巴士 知恩院前站 徒步5分;地鐵 東山站 徒步8分。

平面圖-知恩院.jpg

 

更多京都旅遊資訊,請參考「京都自由行攻略」。

 


arrow
arrow

    airainj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